白耀华:从艺五十载,合浦角雕绽华光

来源:美术学院综合办公室 责编: 陈凤康 作者: 王金凤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量:115

在广西合浦,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以牛角为墨,刻刀作笔,在方寸之间勾勒出万千世界,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浦角雕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白耀华。

1956年,白耀华出生于广西合浦。现任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外聘教授。1974年,年仅18岁的他踏上了与合浦角雕相伴一生的艺术征程。五十年来,他扎根雕刻与设计一线,苦心潜研角雕技艺,从未间断。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让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

白耀华的角雕作品题材广泛,无论是灵动的水族生物、娇艳的花鸟草虫,还是矫健的飞禽走兽,在他的刻刀下都栩栩如生。他擅长把握雕刻对象的特征,以写实为主,注重细节刻画,作品传神灵动,充满生命力。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多年来,白耀华在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中屡获殊荣,成为合浦角雕的杰出代表。2012年以来,他每年创作的作品都在大赛中斩获国家级金银奖,其中荣获6次国家级金奖、5次国家级银奖、2次国家级铜奖。他的代表作《中国梦》《和鸣百财》《花好月圆》分别在2014年、2016年、2018年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上荣获金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白耀华个人技艺的高度认可,更为合浦角雕在全国雕刻艺术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专注创作的同时,白耀华也十分重视角雕艺术理论研究。他参与撰写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广西卷・角雕篇》这一国家字典工具书,为角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

2017年,白耀华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浦角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此后,他积极投身于角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在北海工艺美术博览园内,他创建了角雕艺术馆和角雕技艺实训基地,为角雕艺术提供了展示与传承的平台。同时,他还与广西多所艺术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其中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的合作成果显著。

2022年5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领导与美术学院教师走访考察了由白耀华负责的合浦金蝠角雕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就项目教学、横向课题、实习就业、雕塑课程设备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并在鼓励学生作品参与、推动非遗文化普及、实习实训等方面达成一致,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耀华作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的外聘教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角雕技艺与文化知识,还通过专题讲座,为师生们详细讲解角雕和贝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在2024年10月的一场讲座中,他播放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品视频,搭配生动讲解与精彩图片展示,让现场师生直观感受到角雕艺术的魅力,深受震撼与启发。

在实践指导方面,白耀华教授带领学生深入角雕创作一线,从选料、设计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角雕技艺的精髓。他还积极参与指导青年教师,分享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与艺术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助力学校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生在各类艺术活动与比赛中崭露头角,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合浦角雕技艺的传承培养了新生力量。同时,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合浦角雕这一非遗文化在校园内得到广泛传播,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此外,白耀华还获得了众多荣誉称号。2018年6月9日,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20年12月29日,荣获“广西工匠”称号;2021年8月,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他设计、白霆麒和吴兴初制作的角雕《咏春》在第56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上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2023年5月,他设计的合浦金蝠《九州同庆》荣获2023年“百花杯”评审活动银奖;2024年5月,作品《祥和九州》在第四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百鹤新锐奖。

如今,白耀华已成为合浦角雕的一面旗帜,他用五十载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一位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担当。在他的努力下,合浦角雕这一古老的技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相信在未来,白耀华将继续在角雕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合浦角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白耀华角雕作品《咏春》

白耀华角雕作品《祥和九州》

白耀华角雕作品《九州同庆》